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钩沉 > 正文

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2-03-05 21:10  |  来源:亿点网  |  作者:戴玉刚

古代的碎银子,统统都是拿专用的剪刀从整块的银锭上剪下来的。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大侠们在饭馆、酒馆结账时,都会拿出一整锭银子,往桌子上一放,豪迈地说道“小二结账,不用找了”。

1.jpg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古代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要知道在古代,普通人每个月能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就已经算是“高薪”了。

而家里若是能有几块整锭的银子,那就称得上小康之家了,除非是买房置地,不然都是当传家宝一样存着呢,哪里会拿整锭的银子出来日常消费?即便是你真拿着出去,一般的小商贩也找不开。

那么,平常人们吃个饭,逛个街,买点生活用品,都是用什么来结账呢?

答案是铜钱,这是最普遍的交易方式,随身带几串铜板,这样买卖双方都方便,除了铜板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散碎银两。

古代大部分人的日常消费,用的都是散碎银两,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碎银子。

1.jpg

所谓碎银子,就是指那些大小、重量、形状等不规则、不统一的银块,因为其较为散碎,因此就称之为碎银子。

碎银子大小重量不一,在结账时是根据其重量多少来作为凭证,从几两几分几厘几钱,都不一定,也就是说,碎银子是论块的。

但如果只是买两个馒头,显然即便是再小的碎银子也花不完,因此,比几钱还要小的碎银子,称之为“角”。

“角”已经是碎银子中最小的计量单位了,不会再比这个更小了,再小就只能用铜钱了。

按照明清时期的兑换比例,一“角”碎银子,能够兑换铜钱十枚,这就能看出来,“角”银真的是银子中最小的计量单位了。

无论是几两几分几厘几钱,还是最小的“角”,这些碎银子显然不是最初就这个样子,一般来说,银子都是整锭整锭的,就像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俗称“元宝”。

那么,除了“元宝”这种整块的银子之外,市面上流通的散碎银子都是哪里来的呢?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实际上,这些散碎银两,都是从整块的银子上“剪”下来的。

把整锭的银子,按照自己的需要,剪成大小不一的小块,这就是碎银子的来源,这样的好处有三个,其一出门携带方便;其二使用方便;其三也比较安全。

1.jpg

毕竟整天兜里揣着整锭的银子,万一丢了就亏大发了,还容易被不法之徒盯上,这就和我们现在身上揣个几万几十万现金性质一样,携带不便还容易成为目标。

所以,碎银子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就会将整块的银子给剪成大小不一的小块,以备使用。

那既然是剪,自然就少不了剪刀,与平常剪刀不一样,剪银子是有专门的剪刀的。

这种剪刀分为大小两种,小剪刀就是剪一些重量较轻的银锭,而大剪刀就是剪那些如一块几十两的大银锭。

一般来说,小剪刀都会随身携带,这样在消费时,就能随时使用,即便是没有带,在各类商贩那里,也都备的有,总之就是很常见,随时随地的使用。

而大剪刀,一般是在各银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钱庄才会有这种东西,因为所剪的银子比较大,大剪刀在使用时,还要配合人力,将剪刀卡在银子上,屁股用力一坐,一块五十两或者一百两的银锭就会被当场剪开。

之所以银号会有这种东西,除了兑换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来验明银子真假,古代的冶炼技术不统一,民间就会有人想歪主意,将一些铅、铜等参杂到整块的银锭之中,但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而被大剪刀剪开,银锭里面是否有杂物,就会一目了然。

这种事情,在很多相关的史料中都有记载,李然犀的《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一书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如何使用大剪子,以及如何验明银子真假等相关事情。

1.jpg

抛开这种银号使用的大剪刀不谈,单说随处可见的小剪刀,小剪刀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剪银子,但这就带来了一个相当普遍问题。

剪下来的银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人们是如何得知这碎银子的重量呢?

比方说,要吃一顿酒席,需要一两银子,怎么才能知道拿出来的或者剪下来的就是一两银子呢?多了客户不乐意,少了商贩也不会同意,这中间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这个时候,一个神器就登场了,这就是居家必备、出门必拿的好东西——戥(deng,三声)子。

1.jpg

如上图,戥子就是长这个模样,它与寻常的杆秤功能类似,但形状却大不同,是古代专门用来称贵重物品的器具,除了称金、银之外,还可以称药品、香料等。

戥子又名戥秤,它的发明者是宋代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之所以他能发明这个神器,也是因为工作需要。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了度量衡等计量单位后,普天之下,均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计量各种东西,其中关于重量的计量单位,由原来的“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这极大的方便民间对于相关物品的计算。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出现一个问题,当时的木杆称,最小的单位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对于“钱”以下的单位,就不能计算,这在归于贵重物品的称量上,就造成极大的不便。

因此,深受这个问题困扰的皇家贡品库管员刘承硅,为了将所负责的工作做得更为细致,就决定发明一种可以更精确的工具,经过潜心研究,在公元1004年,发明了第一代戥子。

后又经过三年左右的不断改进,最终在公元1007年,戥子得以定型,从那时开始,这种专门用以称小单位的计量工具逐渐推广开来,并在民间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戥子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戥杆、戥盘以及戥砣,在实际使用中,与传统的秤杆原理一样,但其计量单位十分精确,最小的单位能到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这在当时整个世界的衡器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有了这种工具,古代的人们在外出进行消费时,就十分的方便,不管你去哪里买什么,都会用到戥子,并且计量准确,人们也十分愿意使用这个工具。

到了明清时期,戥子经过数百年的使用和改进,变的更加的普遍和准确,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各行各业都会使用这种工具。

不过与我们现代不同的是,古代一斤为十六两,所以在兑换时,自然与现代不一样。

整体来说,古人们在进行小额交易时,所使用的散碎银两,都是从整锭银子上剪下来的,并用戥子对其称重,这种方式由来已久,得益于有相关配套的工具和方式,才能让古人在日常消费时十分方便。

1.jpg

那这些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散碎银两,最终流向哪里去了呢?

无论各行各业,在日常经营中,会收到大量的散碎银子,这些散碎银子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商家们就会到专门兑换碎银的银铺进行兑换,换成整锭的银子,而这些银铺,则在和收集够多的散碎银两之后,进行熔铸,再铸成整块的银锭,流入时常,周而复始。

这就是古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散碎银子的来龙去脉,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银子在古代一直都不是通用的货币,至少在明清之前是这样,银子是作为一种储备货币存在的,因此也就很少出现类似于电视剧中随手都能掏出一锭银子来结账的情形。

在古代的大部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还是铜钱,虽说各个朝代也曾推行过纸币,但因为没有相关的制度,以至于纸币滥发,最后如同废纸一般,所以,流通最广也最久远的,还是各个朝代铸造出来的铜钱。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ɡouchen/2022/03/1614.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大同钱庄“福增祥”的前生今世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古代的碎银子,统统都是拿专用的剪刀从整块的银锭上剪下来的。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大侠们在饭馆、酒馆结账时,都会拿出一整锭银子,往桌子上一放,豪迈地说道“小二结账,不用... 钩沉 2022-03-05 21:10:15
大同钱庄“福增祥”的前生今世
解放前的银号均是私营性质的,多是相当富足的老财开办的钱庄。听母亲讲,我的姥爷年轻时就在大同一家中等规模的钱铺供事。他从学徒开始,再顶柜,升掌柜,在这家旧大同城内较注... 钩沉 2022-02-23 20:25:10
源远流长的三晋面食
一说到山西,就能想起三家分晋的故事,还会想到积厚流光的三晋面食,还有与之配套的调和、浇头烹饪技术。三晋是山西的别称,三晋的历史文化与面食历史源远流长,与其所处地理位... 钩沉 2022-02-21 22:51:50
肴味适于口的铁器饮食器具
在过去几十年里,日常生活中,厨房里最常见的就是铁锅,品种似乎不可枚举,大致可分为三类:生铁、熟铁、不锈钢。生铁有举行大型聚会的铊锅、有片锅、有铞儿、有几埘米锅、鏊子... 钩沉 2022-02-12 22:00:45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登上邮票
2015年9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编号为2015-20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3枚加小型张1枚。其中(13-8)的名称是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这枚邮... 钩沉 2022-01-25 13: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