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文化 > 正文

二月二 龙抬头

发布时间:2022-03-04 15:35  |  来源:  |  作者:亿宣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今天是2022年3月4日,壬寅虎年农历二月初二。春节、元宵节的喜庆还余味缭绕,二月二又如期而至。古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气温回升,大地解冻,乃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华民族精心培育了伟大的农耕文明,对于农业的重视非同寻常,龙抬头就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时令的直观反映,这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拉开大幕,真正的春天终于到了。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春龙节”“踏青节”。中国人认为,龙是祥瑞之物,主管云雨,这一天是龙登天的日子,从此雨水逐渐充沛增多,只要老天风调雨顺,再加上自己的辛勤耕作,就可以期待丰收,因此有农谚道:“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1.jpg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浸润着热腾腾的泥土味。在这个真正接地气的日子中,有一些有趣的风俗,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风俗,当有同情之理解。

因为龙是鳞虫之长,人们期盼龙能降伏百虫。这一天,有些人家会点燃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元代熊梦祥的《析津志》有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之所以不扫地,其实是为了更好发挥石灰驱害虫的作用,还有民谣道:“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蚰蜒无处藏”;“二月二拍瓦子,蝎子蚰蜒断爪子”,这也是日常经验的总结,可见古时人们二月二开春时对灭虫杀毒的注重。

中国人过节总是离不开美食,二月二这天人们无论吃什么大多会冠上“龙”的头衔。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便称为“龙耳”,吃炸油糕,用“龙胆”倒也形象,连吃米饭,都叫吃“龙子”,有的地方干脆蒸条“懒龙”,吃了有解除春懒之功效。其实,这皆是为了唤醒龙兴云布雨、便利农耕,当然也有讨个好彩头的意思在内。

1.jpg

俗语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有神秘色彩的灵物,祈望龙抬头降下甘霖、滋润苍生,由此延伸开去,这一天也有了“孩子大人要剃头”的说法。这大概是由于以前有正月不剃头的禁忌,便有了二月二剃头的需求,“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谚语中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之所以称为龙抬头,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古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标识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勾勒出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四象”。“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条龙的形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在每年二月二晚上,苍龙逐渐出现在天际,角宿代表龙角,先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作为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不得不佩服古人仰望苍穹所捕获的浪漫与神奇。后来,这一天被赋予更多含义和寄托,慢慢便衍化成龙抬头节了。

二月二这个日子很早就与农业活动联系起来了。据古书记载,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重农桑、务耕田,在二月二这一天,要率领各个部落首领“亲耕”,动员人们赶快投入春耕生产,别耽误农时,所以百姓也都会在这天开始下田劳作。后世的黄帝、尧、舜、禹纷纷效仿、相沿不辍,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周武王将此当作一项重要国事来进行,会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群臣都要参与亲耕。这一传统反映了古人对农事的高度重视,堪称是中国古代的“劳动节”。

二月二发展到唐宋,除了举行亲耕仪式外,又多了赐尺、踏青、挑菜、迎富等内容。“尺者,纪度之数。”农历二月昼夜长短接近平分,唐朝君主将“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赏赐给大臣,意在顺应天时,勉励为政者要校正钧衡、秉公办事。宋代的二月二颇为时兴挑菜,妇女结伴而行,沐浴着明媚春光,到郊外挖取野菜,既煮嫩尝鲜,满足了口腹之需,又活动筋骨,亲近了大自然。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月尽为穷,月新为富,二月二不仅是月初,还是刚探出头的早春,一切都充盈着新生的希望。

春天是属于诗的季节,虽然二月二时绿柳才黄半未匀,但在诗心的渲染下,新春清景显得格外迷人。

1.jpg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白居易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写下这首《二月二日》,首句就写到了天气,春雨是珍贵的,它象征着春天初来的脚步,轻轻地走过,草木便苏醒了过来,一夜工夫便传来萌动声响,吐出饱满的枝芽。这是一个踏青赏春的好日子,少年们急不可耐地脱去臃肿冬衣,换上潇洒的轻衫,呼朋引伴骑上骏马,谈笑之间顾盼生姿,行走在春水长堤两岸,原来,在白居易眼中,最美的不是春天,而是春天里青春盎然的少年。

更为细腻感伤的李商隐与白居易心境相异,他笔下的《二月二日》写尽江上春色,却写不尽胸中愁思:“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学者顾随品读此诗认为,“东风日暖闻吹笙”一句一读便觉到暖风拂面而来,并点出这诗意中透着诗人细致的观察,因为“笙内有簧,与笛、箫不同,簧如笙之声带。据说笙最怕冷,在三九吹不响,冷气一入则簧结而不动,故吹笙必天暖。”这是很有意思的解读视角,对于李商隐而言,花、柳、蜂、蝶洋溢着生命活力令人艳羡,却不经意间又逼出自己怀乡幽情,忆归不得,江边浪潮声便似雨夜心潮声了。

宋代诗人王庭珪的《二月二日出郊》中描绘了一幅田园画卷:“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山村烟霭飘渺,鸟鸣清脆翻飞,儿童的笛声更是让人无忧无虑,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如此悠然自得之乐,谁能不留恋呢。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诗人平平仄仄的诗词妙句,仍比不上高高低低的山川来得生动,也比不上袅袅婷婷的花木来得鲜嫩,因为二月二龙抬头代表的是天地同春,带来的是雨水,带来的是东风,带来的是耕耘,带来的是生机勃勃。

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此时真正苏醒,春来了。这一天祈龙赐福,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理发日”,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旧俗把二月二这天理发称之为“剃龙头”,说在二月二理发,人就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每到二月二这天,理发的人络绎不绝,都要讨个吉利,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借龙抬头这一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民谚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之说。

另外,之所以在二月二日剃头,因为一个月不理发又很难受,故大家都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纷纷理发。而且不理发,头太重了抬不起来,不能“龙抬头”了,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民俗专家表示,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引钱龙,引来一年好财运。二月二清早有“引钱龙”的习俗,人们早早地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谓之“引钱龙”。据说最先把水挑回的人家,是最早引到钱龙的,这一年里就会财运大好。所以经常出现二月二凌晨争先恐后挑水的情形。

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家,更是讲究这个习俗,每年二月二都是早早地去挑水。现在,人们变通的做法是早早地从自来水管里接水,寓意财运更大、更好。

接“姑娘”。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北方部分地区有这样的习俗,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正月初二(或初四)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开笔礼。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的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

打灰墩儿。打灰墩儿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农历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不做针线活。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吃炒豆。相传古时人们在农历二月初二炒黄豆而让“金豆开花”,解除了压山符咒,解救了因擅自降雨解旱而被压山下的龙王,并相沿成俗。

送孩子入学,让孩子学业有成。以前,家长们往往选在二月二送孩子入学读书。一方面,因为阴历二月初三是文昌神的诞辰,二月二入学,正好赶上第二天敬奉文昌神的仪式,让文昌神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另一方面,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与龙相关,这天入学也有“望子成龙”之意,寓意好彩头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出人头地。

吃以“龙”为名的食物,不同凡响。二月二这天,各地的饮食虽各有不同,但名字却都与龙相关。比方说,吃面条叫做吃“龙须面”,吃饼子叫吃“龙鳞”;吃饺子的称为吃“龙牙”“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龙,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是祥瑞灵兽,是呼风唤雨的龙王,是天之子,是人间的帝王。所以各种食物以龙为名,也是希望自己沾上一些不凡之气,能有所出息。

二月二吃“龙耳”(饺子)。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二月二吃“龙胆”(炸油糕)。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来都是里香外脆,脍炙人口。

二月二吃“龙鳞”(春饼)。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

二月二吃“龙须”(面条)。“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1.jpg

二月二吃爆米花。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

二月二吃猪头肉。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二月二吃芥菜饭。温州流行吃芥菜饭,据说,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访民情,到浙南一农户家中,发现一名饱读诗书的青年张某因家境贫困,无法进京赴考。张某热情好客,请乾隆皇帝吃顿便饭。正当准备做饭时,张某发现米缸里的米不够吃,又没菜肴。张某临机一动,计上心来。叫其妻先准备开火,自己从后门出去到菜园里剥来一把碧绿幼嫩的芥菜,加点佐料,煮成一锅绿中夹白的芥菜饭。乾隆皇帝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鲜,且时至晌午,早已饥肠辘辘,一闻到这芳香扑鼻的芥菜饭,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并赞不绝口,连问这绿里夹白的饭是怎么做的。张妻答道:“这叫芥菜饭,吃了不会生疥疮。”这天,刚巧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便从此传了下来。

民俗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中,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永恒不变,这些习俗和故事,不仅是传统与文化,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一种精神财富,在无声地给继承者以启发——不负春光,未来可期。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culture/2022/03/161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山西五台山为何是天下第一灵山?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今天是2022年3月4日,壬寅虎年农历二月初二。春节、元宵节的喜庆还余味缭绕,二月二又如期而至。古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文化 2022-03-04 15:35:29
山西五台山为何是天下第一灵山?
余自二十岁起礼佛敬僧。此后三十余年,云游天下名山大川,遍访古寺名刹数百处。以余浅见,天下名刹,上海静安寺,金粉辉煌,财气为最;杭州灵隐寺,冰泉玉佛,灵气为最;广州光... 文化 2022-02-22 22:29:34
中华名楼,黄河明珠——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文化 2022-02-18 22:30:37
十八年前,我曾第一个报道山西发现柳宗元后裔
前日,我与京晋两地的数位文化名家参访山西沁水,发现当年的柳氏名居已开辟为规模宏大的旅游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大家争相目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后裔、... 文化 2022-02-18 22:02:17
王之涣 黄河远上神人来
盛唐,是中国文化的巅峰。而盛唐时的河东,即今日之山西,闪耀着巅峰上的神光。太原四王:王翰、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横空出世,让中国文人仰望了一千多年。其中的王之涣,新旧... 文化 2022-02-18 2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