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您好!欢迎来到亿点网 亿点网| 网站导航| 投稿入口| 客服中心
您的位置:亿点网 > 旅游 > 人祖山 > 人祖文化 > 吉县人祖山是观斗测日演画八卦的圣地

吉县人祖山是观斗测日演画八卦的圣地

发布时间:2019-09-08 14:25    来源:亿点网    作者:耿世文    浏览:
0

​《易经》是群经之首,《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活水之源。先天八卦是《易经》之本,先天八卦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篇华章。

《易经》典籍神奇恢弘、扑朔迷离,如海洋中的灯塔,如山峦上的高峰,如画卷里的神笔。她绵延六千年,横亘九万里。

《易经》更为神秘的是先天八卦的符号。有人认为,这些符号比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更为神秘、更难破译。

笔者研易二十余载,常常为古人竟能用二分法把天下万物用阴“- -”阳“—”两个简单的符号全部囊括,用这两个符号组成的八个先天卦象竟能类比天下万物的聪明才智而感慨万千。用这八个符号给人预测,预测结果往往奇中,遂对这八个神秘的符号充满了神秘和好奇。十五年前,笔者在拙著《六爻预测法讲义》、《命理学讲义》中,对“是谁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这神秘的先天八卦符号”等一系列问题,曾进行过探讨和揣度,但总觉得不妥而未敢将拙著面世。

多年来,笔者曾带着这些疑问去过全国许多伏羲画卦的圣地,但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2010年九月,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相逢阎金铸先生。在他的带领下,对吉县人祖山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人祖山大量的远古人类生存遗迹、当地民间代代相传的故事、《吉县县志》中明确的记载,特别是与阎金铸、郑中午、刘文龙几位同志多次向我省知名学者石金鸣、陶富海、孟繁仁、田建文、王益仁、田合禄求教,使我心中的疑问得到了答案:吉县人祖山,可能就是女娲、伏羲创造先天八卦,书写中华大地上的第一篇华章的圣地。

笔者不揣冒昧,将得出这一假设结论的三个理由分述如下,敬请各位易学前辈和同道不吝赐教。

一、人祖山地处河洛文化产生的最佳位置

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神奇的河洛文化(注:先天八卦是河洛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可能产生的范围是东经103°00′00″——123°00′00″,北纬35°15′00″——北纬38°35 ′00″之间。(李国强:《中华文化源于立竿日中测影》)。而人祖山的坐标是:东经110°33′20″——110°43′01″,北纬36°10′01″——36°19′30″。人祖山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河洛文化可能产生的范围中心。这是其一。

其二,人祖山主峰北三十里有座山,因山壁“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人称风洞,故此山名为风山,又叫空同山。

扬州大学贾学鸿在《〈庄子〉书中山名的考索》中指出:“最初的空同山指壶口山。”“空同山是传说中黄帝拜谒广成子之山,由此而来,空同山的地理位置也得到提升。”

贾学鸿引用陆德明《经典释文》对空同山的解说:“司马云:‘当北斗下尔。’《尔雅》云:‘北戴斗极为空同。’”最后指出:“古人认为北斗是天界的中心,空同山上戴北斗,它是大地的中心,众山的中心。”

上述天文学理论证明,人祖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观天测斗的最佳位置。

二、人祖山北极崇拜遗迹众多

据《吉县全志》载:人祖山周围有七座北极庙,分别建在城内、北关外、房村里、高天山、五龙宫、西宫河和庖山顶。

在一座大山的周围竟有如此众多的北极庙,完全可以说明远古时期人祖山的先民们对北极的崇拜,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先祖的确是在人祖山上观天测斗,确定方位,划分四季,创立八卦的。

人祖山中北房村的北斗七星庙,石猪河中的石猪,是一万年前人祖山的先民们崇拜北斗的有力佐证。

陆思贤、李迪合著的《天文考古通论》指出:“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建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北极星既为至上天帝,而北极又维系着北斗,北斗七星的斗杓又提携着整个星空旋转,由此分辨出四方、四时、四季,成为农业观象授时的基础。”

据调查,《吉州全志》所记载的北房村中建有的北斗七星庙,庙址在村中的老庙疙瘩。据笔者所知,北房村的北斗七星庙在中国大陆上是罕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更为有趣的是北房村北有北村,南有南村,东有小东岭、大东岭,西有西家湾。(值得注意的是,西家湾在黄河西岸,是陕西省最东边的一个村庄,为什么不叫东家湾却叫西家湾?)笔者以为,这不是巧合,而恰恰充分证明了我们远古的先祖是在这里测斗观天,立竿测影,从而确立了方位,创立了八卦。

《春秋说题辞》云:“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冯时先生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中是这样解释的:“这段文字初读起来确实很令人费解,北斗如何会散而化为猪?猪又如何会应合天理?这恐怕体现了古人的一种独特的占星理解。”

《大戴礼记·易本命》云:“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卢辩《注》:“豕知时。”王聘珍《解诂》:“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冯先生在引用了上述经典后指出:“古人以四为四时之象,豕知天时,其孕又四月而生,相当准确,而四月又恰应四时,故时主豕。此即所谓‘四月生,应天理’之辞,知应天理即应天理四星,也就是应四时。豕又配北方,《周易·说卦》:‘坎为豕。’坎为水,于后天四时卦为北方之属。……而北斗作为极星,实为天神太一(天一)所居,也即水和猪之所在,故古人以猪象征北斗。……《风俗通义》谓祭司命‘皆祠以猪’,又反映了古人以猪与主生死之北斗的联系,这些或许就是古人以猪象北斗的古老观念的由来。……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的澄清,终于使我们有机会讨论新石器文化中出现的一批以猪为题材的神秘作品的含义。”

人祖山山脚下有条石猪河,河中有一个大石猪,历万年风雨仍倔强地坚守在那里。

吉县、乡宁县民间广泛流传着一句天气谚语:“石猪拱河,大雨滂沱。”非常灵验。

如果说,冯先生精辟的论述,为我们阐释了“斗星时散精为彘”的含义,那么,人祖山山脚下的石猪河、河中的大石猪、石猪拱河的谚语又向世人说明了什么?

三、八卦的创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一人所为

《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几千年来,伏羲画卦似乎已成定论,被世人所接受。近来,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伏羲是一个名号,而不是一个人。笔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同时以为女娲也是一个名号,而不是一个人。

学者们是这样分析伏羲二字的: “    ” 甲文象一个站在地上的人,上身前倾下伏,伸出双臂在丈量着,或在地上画着什么,量着什么。画什么?量什么呢?学者们认为是在量“羲”。

“羲”本指代太阳,通“曦”。如:“羲庭”为太阳的别称;“晨曦”一词指早晨东方的阳光;神话中的御阳者叫羲和。《尧典》中有羲仲、羲叔、和仲与和叔,羲仲与羲叔都住在阳光投射点,和仲与和叔都住在阳光返射点,故“羲”还有“顺着(阳光)”的意思。

综上,“伏羲”名号所含的意思是一代代立竿以定农时的观日者,即“品类万物”而作八卦的部落酋长。

伊世同在《伏羲时代·北斗颂》中说:“六七千年前,以北斗为核心的星象体系,有着万年以前的始萌背景,而这也是相对保守的估计,是只能提前不该错后的。”

先天八卦产生于天文观测,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万年前,以人祖山为中心的区域,部族林立。各个部族都有自已的精英人物——部落酋长,即巫觋。他们一代代都在自已的领地上不懈地观斗测日,确定农时。

吉县柿子滩发现的女娲岩画中,女娲头顶的七个圆点就是北斗七星。著名学者冯时认为这幅岩画是远古人类观天测斗的真实写照。

这幅岩画有力地说明了女娲也在观测北斗,为先天八卦的创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人祖山中的先民们为纪念女娲、伏羲为了人类适应环境,抗击灾变,生存发展而积极探索、创立八卦的丰功伟绩,在人祖山的最高峰为他们修建了人祖庙,祀女娲者为娲皇宫,祀伏羲者为伏羲殿(又称伏羲皇帝正庙)。

1984年,吉县原副县长原法宪、文管所所长阎金铸等人考察人祖山时,在女娲的座像下发现了木匣盛装的遗骨(有学者推测极有可能是某一代女娲的圣骨),并在调查报告中对此作了记录。

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了先天八卦的创立是人祖山上一代代的女娲、伏羲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一人所为。

综上所述,山西吉县人祖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自然造就的自然景观、先民们留下的人文遗迹都充分证明:这里就是女娲、伏羲创立先天八卦,书写中华大地上第一华章的圣地。

 
【作者简介】耿世文——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亿点网)
  •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