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历史 > 正文

唐国史话

发布时间:2020-05-22 17:57  |  来源:山西日报  |  作者:吕世宏
  古代唐城、唐国有多处,因代远文疏,解读不易,多有误解,惑人无数。故此,依据史料厘清彼此间混淆的说法极有必要。
  一话尧唐。尧唐有三,初封侯中山唐(今河北唐县),后迁晋水唐(今太原),三迁平阳(今临汾)为天子,所以世称尧都平阳。班固《汉书》已经记载尧封晋阳,西晋皇甫谧在其《帝王世纪》中说:“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尧山是也。尧之都后徙晋阳,今太原县是也。及为天子,都平阳。”杜预、郑玄、范晔等都主张“晋阳本唐国,有龙山,晋水所出”。
  关于帝尧西迁晋阳的原因,《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居于旷林,不相能也。”因兄弟不睦,“迁实沈于大夏”,实沈其实就是帝尧部落祖先。帝喾四子,尧为其一。帝尧继位后迁都平阳。帝尧去世后,子孙居留地多号陶唐。
  二话刘累唐城。刘唐有二,一在翼城,一在晋阳。翼城之唐城,乃尧帝子孙封邑之一,历舜禹夏数百年到夏末,此支尧帝后裔脉中出了一位能人刘累,为夏帝孔甲养龙,孔甲赐号御龙氏又称豕韦氏。不料一雌龙死了,刘累暗中将龙肉入饭献给夏帝孔甲,夏帝吃了还想吃,刘累惧怕了就带着族人跑到了鲁县(今河南),刘累唐城遂废。然而,孔甲帝并没有责怪刘累,而是找了刘累的一位后裔,改封西河太原,后世称大夏之墟,地望在后来的晋阳之域。唐李泰《括地志·绛州》认为:“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春秋》传云夏孔甲时有尧苗裔刘累者,以豢龙事孔甲,夏后嘉之,赐氏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之以食夏后。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夏后盖别封刘累之孙于大夏之墟,为唐侯。至周成王时,唐人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大叔,更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即范匄所云:在周为唐杜氏。”文中明确刘累唐城在翼城,而别封其孙的唐邑在大夏之墟就是后来的晋阳。
  宋代郑樵《都邑略》已经开始误解《括地志》,将二者混一。今学界不识“别封”,将刘累唐与夏墟唐混为一地,争论不息互相否定。因而唐叔虞初封之地形成两派,其一晋阳派,其二翼城派,其实是混淆了刘累唐与夏墟唐。
  三话夏墟唐。《括地志》:“夏后盖别封刘累之孙于大夏之墟,为唐侯”。刘累逃跑后,孔甲找到他的孙子迁居别封大夏之原即今太原,国力逐渐强大,夏亡后被称为大夏之墟。夏墟唐成为商人的方国之一,协助商王统治北方。商帝武丁征服土方,唐地进一步向西扩大。夏族残余在太原盆地西南建立方国,世称西夏。夏墟唐人西伐夏人,灭之,国力进一步强大。《逸周书》曰:“唐氏伐之,西夏以亡”,《博物志》“唐伐之,西夏亡”。其商周西夏国遗址应该就在汾阳大夏乡(杏花村古名)一带,有夏商杏花村遗址,归属东下冯夏都文化类型。协助周王灭西夏的唐国就是史料记载的晋阳夏墟刘孙唐。入周,成王灭刘孙唐国,并没有灭其族人,而是更迁刘孙唐人子孙于杜,唐杜氏入居关中。
  四话叔虞唐晋。夏墟刘孙唐延续数百年,入周后不服周人,到周成王时期被周王伐灭,将其地封给皇族叔虞,世称唐叔虞,其地望在晋水流域,即后世晋阳。郑玄《诗经·毛诗谱·唐谱》所记:“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周成王之所以封唐叔虞到晋阳与其营建洛阳城有直接关系,周成王时期国家强大,为了保障洛阳的安全封叔虞唐侯保卫北疆,同时配合晋阳防务,还将孟增封“宅皋狼”即今离石方山。《赵世家》记载:“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皋狼与唐叔虞互为犄角。唐叔虞实际承担了护卫周朝北疆的使命。
  唐叔虞为了稳定太原,利用夏人与唐人的矛盾,采取以夏人制服唐人的策略,《左传》云:“封于夏墟,启以夏政”。后世记载:“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史记·晋世家》云:“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今人将“河汾之东”曲解为“汾东”,于是对地处汾水之西的晋阳产生怀疑,其实“河汾之东”类同“江淮之北”的概念,“江淮之北”的意思是江北、淮北合成江淮之北,同样“河汾之东”的意思指河东、汾东合为河汾之东,就是说叔虞唐国西达黄河,东跨汾东,是一个比较辽阔的所在,核心在晋阳附近。班固、郑玄、杜预、皇甫谧皆传承叔虞封唐在晋阳,历代大家都尊重文献。
  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徐才的《宗国都城记》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旁,今并故唐城。唐者即燮父所徙之处。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虚南有晋水,故曰晋侯”。今人以魏国阳晋(今永济)附会为晋阳,其实魏文侯为晋卿伐秦,设阴晋、阳晋(也作晋阳),魏文侯自夸恢复晋国西鄙之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魏国阳晋与赵国晋阳关联。晋阳,赵国命脉复兴之所在,岂能轻易交给魏国。
  五话晋都南迁。周穆王时期,对太原地区进行了调整,其一,孟增后裔造父封邑南迁今洪洞赵城;其二,叔虞后裔晋邑南迁绛水;其三,迁犬戎于原晋赵旧地太原。《国语·周语上》记载:“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代替晋、赵。
  周穆王之所作此战略调整,在于晋主与孟增后裔造父在周穆王北征中立有战功。作为奖励将他们南迁到气候温和农业条件较好的霍山之南。《穆天子传》记载:“北循虖沱之阳(虖沱河)。乙酉,天子北升于□,天子北征于犬戎”。《史记·秦本纪》记载:“造父善御,得八骏,穆王使驾而西巡狩”。《青铜甬道铭文》载:“穆王十七年,穆王驰师救周,与楚联合伐徐,逐徐偃王至彭城以北。”穆王十七年即公元前960年,当是晋、赵南迁的时间。南迁的主持者是晋国第三位国君晋武侯,他因随周王出巡并受周王赏赐而为其父晋公燮父宗室作器《晋公奠铭文》。晋都南迁,孟增后裔封邑同时南迁赵城。赵氏祖先孟增周成王时期旧封邑皋狼,《索隐》:“皋狼是西河郡之县名,盖孟增幸于周成王,成王居之于皋狼,故云皋狼”,地望在今太原之西吕梁方山县。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国学大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尊重文献,整理曰:“虞叔封唐今山西太原县北有古唐城,燮父徙居晋今太原县治东北晋阳故城是,穆侯徙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十五里故翼城是,孝侯改绛曰翼”。堪为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lishi/2020/05/1121.html
上一篇:三晋溯源
下一篇:残烈的长平之战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太原古县城里的记忆
承载着晋阳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太原古县城,经过八年的倾力复建,今年“五•一”,正式开城迎客。我在太原古县城、这座“凤凰城”里生活了近七十年(1950~2017年)... 历史 2021-05-14 17:30:08
荆州之于三国
三国之魏国重臣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其楷书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被称为“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后世尊为其“楷书鼻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 历史 2021-04-24 11:30:15
有着27年历史的北齐王朝
我在山西30余年,在太原也近10年,竟全然不知太原有一座山,其名为蒙山。远眺巍巍太行山,蒙山小山耳,近亦有高高天龙山,独闻蒙山耳?然蒙山有仙,蒙山有佛,蒙山自北齐始以大... 历史 2021-03-27 19:05:36
为何汾阴祭后土
万荣后土祠山门薛丽娟摄万荣后土祠的来历,《史记》《汉书》等史书的记载其实是很清楚的,但为什么要在汾阴脽上,今天的万荣祭祀后土,这要从西汉时说起。选址汾阴公元前113年,... 历史 2020-09-09 11:38:23
学好用好历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 历史 2020-09-08 11: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