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山西博物院、山西考古博物馆、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闻喜县政府协办的“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这是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精心遴选的170余件组出土文物与国家博物馆馆藏部分文物等共同构成“河东之光”。
酒务头遗址位于我省闻喜县,是一处商代晚期高等级贵族墓地,这座2017年8月开始考古发掘、2018年即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晚商时期重要遗存,不仅为了解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本次展出从边陲礼乐、尚酒时风、兵戎重地、装饰驾乘四方面呈现了这项考古成果。特别是明星文物“子匿圆鼎”,其表面饰兽面纹、雷纹,足根部饰兽面纹、凸弦纹,鼎内壁铸有“子匿”铭文,应为族徽或人名。这种深腹、圜底、三足鼎的形制以及纹饰是商代晚期青铜鼎的典型样式,其形制颇大,充分彰显了酒务头单墓道大墓的等级。
据悉,该展将持续2个月。
酒务头遗址位于我省闻喜县,是一处商代晚期高等级贵族墓地,这座2017年8月开始考古发掘、2018年即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晚商时期重要遗存,不仅为了解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对于探究早期文明社会形成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堪称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本次展出从边陲礼乐、尚酒时风、兵戎重地、装饰驾乘四方面呈现了这项考古成果。特别是明星文物“子匿圆鼎”,其表面饰兽面纹、雷纹,足根部饰兽面纹、凸弦纹,鼎内壁铸有“子匿”铭文,应为族徽或人名。这种深腹、圜底、三足鼎的形制以及纹饰是商代晚期青铜鼎的典型样式,其形制颇大,充分彰显了酒务头单墓道大墓的等级。
据悉,该展将持续2个月。
相关标签:无
相关文章
-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 来一根“鸟尊”雪糕
-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