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文物 > 正文

太原明代古城墙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19-11-19 13:23  |  来源:中新网  |  作者:李新锁

初冬时节,山西太原北大街72号,始建于明代的拱极门城墙对外开放。在沉寂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视野的古城墙,激活了“老太原”的城市记忆,也给快速变化的城市留下一些文化承载。

“太原有2500余年建城史,素有‘龙城’之称。”站在明代拱极门城墙上,年过六旬的崔建国一边赞叹着城市变化很快,一边感慨“很多文物古建逐渐消失了”。

史料记载,太原古城建于明代洪武9年,周长24华里。城楼及大部分城墙于1949年毁于战火,仅存拱极门基座及西侧城墙残段。这是太原市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一段明代古城墙。数百年间,拱极门从未更名。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杨芸介绍,“日前开放的拱极门城墙保持了明代风格,城楼是砖木结构,为3层4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
 



太原明代古城墙对外开放,游人登临参观。李新锁 摄
 

站在城墙顶上俯瞰,城墙外侧已辟为一处公园,白发老人或含饴弄孙,或聚众闲聊。北大街上,车辆人流穿梭不息;城墙内侧,居民小区内一片安详,年代久远的古树业已参天。正冲着拱极门的小北门街上,秋叶凋零中,左右两侧的商铺、餐馆均不急不躁,少有闹市里的卖力推销。

时间过去了数百年,这段曾经保卫城市的古城墙,如今已是当地居民熟稔的老邻居。临近中午,安静的街巷里突然涌进很多放学的少年,不时有人骑车从城墙脚下绕城而过。

和众多慕名前来的市民一样,从小生长于斯的崔建国对城墙开放期盼已久。在他的记忆中,早年间,太原城内遍布文庙、崇善寺、关帝庙等古建,城外的晋祠、蒙山大佛也是声名远扬。

“近些年,太原城市变化很快,高楼林立、公园遍布。”崔建国说,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保留、延续文物古迹,否则无法承载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

杨芸介绍,城墙开放以来,市民参观热情很高,目前已有8000余人登上城墙,预计人数还将继续攀升。

近年来,山西太原在快速推进城市改造过程中,逐步修缮大批文物古建,努力融合现代和传统文明。

多年前,张凤英就居住在拱极门附近。在她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拱极门城墙仅剩夯土基础,城门洞早已废弃,周围是一片民房。登上修复后的古城墙,张凤英说,“站在城墙上,就能想起老太原的样子”。

​“开放古城墙,就是让民众直观感受太原城2500年的历史。”杨芸说,作为管理方,我们后续还会围绕古城墙举办各类纪念活动,帮助当地居民激活城市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wenwu/2019/11/911.html
上一篇:山西朔州发现215座古代墓葬 时间跨度1500多年
下一篇:晋祠博物馆藏扇面艺术精品展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来一根“鸟尊”雪糕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