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文物 > 正文

云冈石窟新发现多处铭文

发布时间:2019-06-28 22:30  |  来源:山西日报  |  作者:赵志成 马静波 李

​  6月24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工作人员近日在云冈石窟第3窟危岩体加固施工中,在窟后室三尊像与窟顶间的石壁上发现了字数不等、大小不一,内容各异、时代不明的多处铭刻。

  第3窟是云冈石窟规模最大的洞窟,形制特殊。开窟斩山东西长约50米,距地面高约27米。洞窟前室凸出主立壁,内部一分为二,互不相通,各有一门两窗,彼此对称,顶部东、西各矗立一座三层塔,双塔之间的中央位置有一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菩萨。方形窟室与双塔间主壁面有两孔明窗与后室相通。明窗上方有12个长方形梁孔横成一排,梁孔向内深入转折向上垂直通顶。洞窟后室空间广大,平面呈“凹”字形,东西宽约43米,左右有南北向耳洞纵深约15米,地面残留大面积取石痕迹。中部凸出岩柱西侧有一佛二菩萨造像,题材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造像组合,学界普遍认为三尊像是初唐时期作品。后室柱体西侧的一佛二菩萨三尊像,是具唐代风格的造像,主像高10米。
  据了解,新发现的铭刻处于上层空间,处在三尊像上方凹凸不平的取石后的自然断面上,除非施工时有脚架可至,否则是难以到达的,可以排除游客无聊所为,也非官方敕令,应是匠人们对自己辛劳付出的一种印记。其中两处字迹下方有再次剔平石面的凿痕,“川州张德”铭刻(高30厘米、宽7厘米)“德”字下方凿孔打破了字迹,而这个孔内悬挂的铁钩下方,正是主像造型的中线位置,因此可判断这处铭刻时间早于三尊像开凿时间;西侧有繁体“卫”字(方约17厘米),旁边“亻”形痕迹,似为“卫”字初刻而后弃;再西,有铭刻分为两列,是字数最多的一处,内容为“寺僧法义供/弟子马仁伈?僧”(高50厘米、宽30厘米,每字方约10厘米);再西,有铭刻“杜虎”(每字方约10厘米);再西,有“宋文信”铭刻(每字高约8厘米、宽约6厘米);在三尊像西侧竖向断壁上,有“李”字铭刻(方约21厘米)。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位置和字迹情况看,上述六处铭刻中的地名、人名,应为历史上某阶段石窟开凿或修缮后工匠留刻。这对缺乏史料记载的云冈石窟来说是一大惊喜,对研究石窟开凿和历史活动大有益处,其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wenwu/2019/06/890.html
上一篇:我省出台《山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涉旅文物保护单位两
下一篇:朔州官地发现元代壁画墓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来一根“鸟尊”雪糕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