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祖山寻幽(七章)
● 曾训骐
一
走过千山万水,迭经风风雨雨,五色令我目盲,五音令我耳聋,我已伤痕累累,身心俱疲。
忽然想起《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表面看来,王摩诘玲珑精致的小诗,充满一种散淡,散发几分从容。可是,我读来为何却感受到一种独坐的冷清,一种失意的忧伤?
也许,闪烁的霓虹迷乱了我清澈的双眼?
也许,喧嚣的红尘昏暗了我跋涉的山路?
就在读诗的那一瞬,我的身体忽然渴望暂时的歇息,我的灵魂忽然渴望些许的休止。
可是,市声盈耳,哪里才能寻得一片宁静?满眼沧桑,哪里才能得到一丝安慰?
没想到,在人祖山,我竟觅到了意外的收获。
二
人祖山西与壶口瀑布为邻,海拔高度1700余米,其美景名闻遐迩,堪称华夏一绝。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它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叫狄城或翟城。那个在外逃亡十九年,然后以高龄而登王位的晋公子重耳,避骊姬之难时,就曾在此长住五、六年。至今,阅读《史记》的《晋世家》,还勾起我无限的遐想。
北魏那个跋山涉水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谓之风山。因为,远古以五色石补天的女娲,就是风姓。言之凿凿,令人不疑。
大周的太尉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人根之祖曾在吉州”才开始名扬四海。
从此,人们将风山改称人祖山。
莽莽苍苍的大山,林荫蔽日,清凉透心,苍松翠柏,一望无际。古老、悠久的历史,让我思越千载。
三
从壶口而来,黄河那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还回荡在我的耳边。
最近这两年,我总感觉对什么都无动于衷,做什么都萎靡不振。也许,古人“见惯不惊”四字,正为我辈今日而设?
自从踏上这一块土地,作为一个南方人,我的心便日日经受着洗礼。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的先民们,曾经在这一片土地上生长、繁衍。黄河滚滚南流,不知道经过了千百万年。奔流不息的黄河,就这样,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先民。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战争的硝烟已然消散,可七十道的年轮却深深印成中华民族的心痕。
山西,临汾,吉县;人祖山,抗日,大捷……
一个一个的词汇,像鲜活的鱼,争先跳出我的脑海。
这片土地曾经血战,这方人民曾经不屈。
落日的余晖拉长了我的影子,我将疑惑的目光洒向苍莽的大地。
四
在人类的共同记忆中,都曾经有一次大洪水。
因此,西方有诺亚方舟的传说,见之于《圣经》;东方则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
《尚书·尧典》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试想:
洪水淹没丘陵高山,聪明的女娲、伏羲兄妹二人,登上人祖山,避过了洪水。
为传宗接代,女娲、伏羲结为伉俪,繁衍了一地人口,让东方的世界初露文明的曙光。
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伟大!
也许,有人对此会不以为然,但科学的考古驱散了传说的迷雾。
——2001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首的距今万年之久的柿子滩,新近考察发现的水獭坪,古人类文化遗址群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
——品种多样的新旧石器、陶片等文物,使女娲、伏羲的口头传说变成了有历史确证的事实。
——娲、羲二皇,已经走下神坛,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
五
人祖山的人文遗存众多,仅历代庙宇,即达200余处。
看——
“人祖庙”是人祖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在人祖山主峰之巅。这里,建有“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要说祭祀女娲、伏羲,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场所。
“玄天上帝庙”和孔山寺,建在峭壁绝顶。这里,有女娲、伏羲兄妹测天意而合婚所留下的滚磨沟、穿针梁,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洞房”;有女娲抟黄土、甩泥绳造人的上、下造化坪;
……
我知道,我知道伏羲、女娲的传说。
在这里,在人祖山,不仅瑰丽清幽,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传奇斑斓,让人浮想联翩。
六
如今,女娲和伏羲之中华始祖的神圣地位,已经不可撼动。
人祖山,当然成为了“中华人祖圣山”。
这里不仅人工建筑奇特,而且自然风光旖旎。
春则百花盛开,清香扑鼻;夏则山清水秀,赏心悦目;秋则果实累累,心旌摇动;冬则白雪皑皑,素裹银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打上了五千年农耕的印记。以农业立国,最重要的生产力,当然是人口的增殖。
正因为如此,每年农历七月十八,人们群聚于人祖山,朝山集会,纪念女娲、伏羲初定婚姻之功。
人祖山伏羲殿殿门楹联,更是让人过目难忘:“滚磨联姻名重华夏无双祖;结绳布卦功绍古今第一人。”
七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
这些看起来不值一哂的形而下的问题,却包含着多少引人深思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啊。
难怪,一千三百年前我的那个四川老乡,东渡黄河,北上幽燕,孤独地站在黄金台上,临风而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弯月如钩,大地睡了,群山睡了,唯独大唐诗人陈子昂醒着。
有时候,路虽漫漫,上下求索,往往催生出痛苦的诗篇。
曹孟德对酒当歌,李太白举杯邀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岂非此类?
是啊,天地有语,大山有言,人祖山女娲和伏羲的美好传说,启示我们作一个平凡的人,才是生活之至美。
正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今天,走过千山万水,迭经风风雨雨,在这里,我伤痕累累的心已然修复,我疲惫的灵魂,已得到了大自然轻轻的抚慰。
欲寻清幽处,小住人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