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基地位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神奇、神秘、神圣”的人祖山风景区,距山西省吉县黄河壶口旅游景区30公里,占地面积300余亩。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培训团队,规范的教学和完善的多功能会议室、酒店、餐厅等一体化服务,可同时容纳500人培训。分为CS游戏区、成人拓展区、青少年拓展区、休闲拓展区、体验区、心理咨询室等。总共拥有高空项目20组,场地项目14组,水上项目12组,还设有专业化的中、小学生拓展训练场,是长江以北规模最大、拓展项目最全、设施最先进、接待能力最强的培训机构。
生命的图腾
● 闫素环
仰望和情怀
“人根之祖,曾在吉州”。
人祖山,在我心里是一座神秘的大山。
他处于吕梁山脉南端,黄河壶口瀑布左岸的吉县。因为有了伏羲庙和女娲补天的风洞,他的山水便有了丰厚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因为文化有了山水作依托,所以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这方山水,饱含了人祖文化的深邃精神和质朴情感。无论有多少寄托和期待,他,都承载得起。他的存在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深沉的,因为他稳重;这种情怀是丰盈的,因为他真实;这种情怀是灼热的,因为他坦荡。
想看清人祖山的面貌,必须得仰视。他,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坐标,让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炎黄子孙心存敬意,最终成为人们共同祭拜的精神家园!
黄土高原的风从心里掠过,伏羲岩上的人祖庙在心底伫立。
神秘与威严同在,厚重与大美共存。人祖之根从这里生长,涌动着宗教与亲情,沿袭着血缘和宗谱,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发达强健的根系,延伸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人祖山都以一种深沉的目光注视着我,默默地向我倾诉着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用心感受这根系之中蕴含的岁月和裹挟的文化,多少怅然古意,多少西风古道,多少断月空弦,都在这种对视中一一浮现。
在柿子滩以及造化坪、水獭坪,透过那一件件石磨盘、石磨棒、刮削器、尖状器,我不仅看到了远古时期人祖山先民们渔猎生活的场景,而且看到了一万年前的人祖山农耕文明的曙光。凝视那神秘的岩画,这些表现远古生活的岩画鲜活如初,这种石器时代的图腾,让我无法扯断与这座山的情结。
我披着晨光,沿着河谷和小径,向人祖山深处走去。在他的怀抱,谛听他的心跳。女娲石、卧云台、伏羲岩、娲羲相依石、骆驼峰、观天石、高庙梁,育子崖,人祖山的每一峰、每一岭、每一沟、每一庙,都镌刻进了我的心里。
走进人祖山这个神秘的地方,走进这个被炎黄子孙向往的圣山,守候一份心灵的祥和,抒写一份冥思的答卷。伏羲和女娲如影相随,凤凰和青鸾翔舞左右。中华文明第一圣山,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山以独有的魅力磁石般吸引着我的心。
黄河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是的,此刻的人祖山在我眼里宛如一块圣洁无比的美玉,正在被懂他、爱他、惜他的能工巧匠精心打磨,设计雕琢,正在绽放出夺目的光泽……
阅读和朝拜
在人祖山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饥渴的读者。
长途跋涉朝拜这座神圣巍峨的大山,只为祭奠我们共同的人文祖先。在历史的史册中穿梭查阅,只为在文明的源头寻找那个鸿蒙初开的遥远年代。
无论怎样阅读和倾听,人祖山始终以一个博大而睿智者的形象,伫立在我的眼前。他的神奇和壮美,他的宁静和深邃,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远读他的苍茫,近读他的清幽;粗读,他显得很豪放;细读,他变得很深沉。
远望,人头山犹如一颗巨大的人首,鼻口栩栩如生,眉目清晰可见。青山不老。几千年了,他安静地躺在这里,任岁月流逝,他与世无争,荣辱皆忘,俯瞰人间的风雨沧桑。几千年了,他似乎已被遗忘。但今天,我要放怀歌唱,歌唱这位沉默的守护神,吟唱大山永生的颂歌!
人祖山真是一座值得开发的好去处。风光迤逦,林木茂密。这里的山势不同于黄土高原的土山,山势峥嵘,风景如画。什么叫拔地而起、气吞山河,到了人祖山才深有感触?。那独有的昂然而立、美妙绝伦的气概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类孱弱身躯的融合,成就了身心一次彻底的净化。
登上山顶远望,脚下山峦起伏,层峦叠嶂,一道道山梁各具特色。溪流清水,绕山环游,仰视蓝天,白云悠悠,远眺群山,心旷神逸,青雾渺渺,恍入仙境。
独立山顶的人祖庙,“穿线梁,滚磨沟、洞房沟”的传说在耳边清晰如昨:相传上古时,洪水滔天,淹没丘陵高山。只有伏羲兄妹二人登上人祖山避过了洪水。为传宗接代,通过隔沟穿针引线,两扇石磨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们遂结为伉俪。后人为怀念他们,于山巅建庙,每届农历七月十八,朝山集会纪念。
在人祖山重读这样的故事和传说,是一种灵魂的洗礼。这里沉睡的是历史,沉淀的是厚重,上升的是文化,张扬的是文明。伏羲观星测斗,女娲炼石补天;忘忧山庄,祭祖坛,人祖碑,更为翠峰增加灵秀之气。那山中随处可见的古文化遗址,那二百余座大大小小的宫观寺庙,还有那峥嵘奇险的崇山峻岭,无不让我叹为观止。漫步其中,我不能不被他厚重的历史所浸染,不能不被他美丽的原生态风光所陶醉。
我想,开发人祖山正逢其时。他沉默的时间太长了,这个人类始祖聚居之地,理应让世人所共知,所瞻仰,所祭拜。
大哉,人祖山!毕竟是山川灵秀之区,先贤们过化之地,诗心永生之域啊!他沉雄的内涵,质朴的风格,全新的容颜,已渗到我的生命之中……
洗礼和歌唱
人祖山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山、文化名山,更是一座可歌可泣的英雄名山。他不仅有风光,更多的是一种高度、视角和情怀。
黄河壶口,一座山,沉淀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分量。
历史记载,1938年3月18日,晋军66师206旅431团为掩护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转移,在人祖山阻击日军5000余人,激战两天一夜,牺牲126名官兵,创造了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同日,八路军115师在邻近发动午城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如今,当年的碉堡、战壕、工事、烈士纪念碑仍然保存完好,与不远处的克难坡景点相得益彰,成为红色教育的最好地方,提醒着国人不忘亡国之耻。
观看大型抗战电影《保卫人祖山》,当年那场惨烈的阻击战的情景,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中国军人和淳朴百姓为了抗击日军侵略,保卫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而展现出的大无畏献身精神让我热泪盈眶。我仿佛听到了震耳的枪炮声,我仿佛听到了山谷里回荡的呐喊声。枪声里,胜利的歌声连绵起伏于山山岭岭。那从容而奔放的壶口大瀑布,分明就是热血在奔涌,分明就是古今风流人物在滔滔黄河中纵情高歌……
行走着,感叹着,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逐渐暗下来。从人祖山走出来,我仿佛走出了一个感性与理性交错的思维空间,走出了一个理想与现实并存的世外桃源。回望尚处于落日余晖下的大山,仍旧是那么硬朗,冷峻。那连绵起伏的山脊,在余晖下像腾空跃动的蛟龙,披着一身耀眼的余光,定格成了一个美丽的图腾。
是的,人祖山的真正意义不在叠石垒土,而在于一种文明的回顾和崛起。她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一种文明的演进,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这样一座山,当然永远值得我崇仰和拜奠……
是的,既然离别是一种必然,那就让人祖山安静等待,就让人祖庙深情召唤,召唤如我一样虔诚的游客吧!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