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岩”三个字是清代同治年间黄宝麟所书。“伏羲岩”的名称,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祖山与女娲、伏羲的关系。清康熙42年,由坐山居士卢光全出资修建了卧云洞,“塑观音、玄帝诸像。虽庙貌不甚壮丽,而殿宇耸峙,金碧辉煌,诚可谓宇内奇观、人世仙境。”此庙毁于战火及人为破坏,仅留残基,现已增其旧制,予以修复。
人祖山抒怀(三章)
● 林 养
1. 燧火
——“柿子滩遗址2·5——1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相对集中的旷野类型用火遗迹300余处,还有大量经火烧烤过的兽骨以及大量的燧石碎片。”
听到了吗?仔细听——你听到了敲击的声音吗?就在满头红叶的山坡,就在一只麝鹿明亮的眼眸和灵敏的耳朵所指引的方向,一个白昼般明亮的声音。
听到了吗?仔细听——你听到了敲击的声音吗?就在一道道溪水相互缠绕的山坡上面,就在峰峦叠嶂的群山上面,飘飘荡荡,涟漪一般散开的声音。
听到了吗?仔细听——像是在敲打天空的声音;像是天空中有着许多坚硬的岩石;像是天空中还有一座大山,一片森林,许多野兽;像是敲打之后,天空中的道路就会敞开一样。
听到了吗?仔细听——那是一切石头中的声音,一切树木中的声音,一切野兽中的声音,是一切万物的声音,是它们撞击在一起的声音,是它们在呼唤着自己并苏醒的声音。
听到了吗?仔细听,要不就走近它们,撞击它们。要不就让它们,让所有的一切,撞击在你的心口。
你听到了吗?仔细听——
2. 狩猎
是谁的手,摇晃着山林的树梢,把大片大片枝繁叶茂的从前,拨向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植物的梦?
是谁的手,捧起一把把饱经风霜的叶子,把它们火红的韵角化为时间的琴键,轻轻弹响着?
是谁的手,把动物安栖在光阴的山坡上,怀抱着树木饱满的骨头和亿万年的岩石的皱纹,繁衍、生息?
又是谁的手,接引着世代的诸贤,在此点起寺院庙宇袅袅的香火,时时祝愿着人间的安乐?
是风吗?
抑或是那些环绕山间的弯弯曲曲的溪流?
要不就是那些奔走在水面上的一个个先人的倒影?
对,定然是这样的。
定然是先人们尚未歇息的身影,还在不停地挥动长矛,追赶着猎物,口中呼喊嚎叫。
定然是他们的力量,还在不停地冲撞大自然绿色的栅栏,惊醒着大地蛮荒的目光。
也定然是他们,摇晃着无数年光阴的火星,溅射在我们心口遥望的地方。
定然是这样的,我们分明听到了先人们的一声声焦急的呼喊!而在他们的每一声呼喊里,我们分明又感觉到了一种繁衍的重任。
3. 祖山的红叶
祖山的秋天,光阴越走越深沉,仿佛是来自大地深处的催促,山坡上的树木一片片的红了。
那些红叶在缤纷的色彩中轻轻起身,顺着一切色彩绽放的方向,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最后全都飞起来了。
满山的红叶,全都飞到了一片片山坡的顶点,来到了秋天的时光被点燃的地方。
它们宛若一个个迷失在世间的孩子,满脸羞红的跑回了母亲柔软的怀抱。
在母亲苍茫而温暖的血脉中,他们一个个的又飞扑向了那个光阴悲喜的燃点。
一片又一片的山坡燃烧起来了。山坡,就是一支又一支燃烧的火炬,擎在了我们目光的枝头,让我们浑身的血液,一片片滚烫,一阵阵冲动。
祖山的秋天,光阴越走越深沉,所有的红叶全都擎着火焰在赶路。
它们是一支支人间的火炬,为我们而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