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祖山漫笔
● 周二中
第一节 风
风从遥远且古老的年代吹来。风中似乎还带着伏羲身上劳作后的汗味,当然也还有戴在女娲头上的花香。
风轻轻且无言地吹,伏羲和女娲就在风中默默地对视着,像两个小小的春天的山峦。
大洪水过后,只有他们俩赤裸裸地留了下来。
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劫后余生,像大火之后唯一没有被烤焦的两株植物。
风在传递着他们俩激烈的心跳,风也在暗中帮助他们。
“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
这是因为风的缘故。风将四处的烟云驱赶到了一起,像召集亲朋好友来参加一场神圣的婚礼。那时的风一定知道自己的责任。
千载之下,我们这些伏羲和女娲的后人都在心里虔诚地感谢风。
风为媒啊!
第二节 人祖节
农历七月十九日,对于吉州人民而言,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们祭祀人祖,我们共同的祖先。
如同珍视最初的一颗火种。
锣鼓声响起来了,社火燃起来了,老老少少在跳跃的篝火前唱啊跳啊,都想把自己最激烈的情感表达出来。
我们列队到人祖庙祭拜人祖,那是我们共同的源与根。
此时,我们感觉,天下之大,其实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管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是同一棵树上撒落出去的种子,我们有着共同的基因。
人祖节其实是一个柔软的纽带,却将我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
第三节 伏羲岩
伏羲岩,人祖山主峰。
伏羲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块石头,是永远也风化不了消失不了的巨石。
他是这片土地上的医药鼻祖,他发明了占卜八卦,他结绳为网,创造文字。就是在那样食不果腹的年代,他还兴致勃勃地制瑟,同时创作了曲子,让欢快的音乐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流淌……伏羲一定是位有情趣的男人。
伏羲的功勋留存在天地之间。
岩石坚硬,如同伏羲那坚不可折的品质,任凭风吹雨打,它还是当初的模样。
其实岩石是有感情的,谁为这片天地作出了贡献,它就把自己当成一座永远的纪念碑,来铭记这一切。
伏羲岩在时空中挺立着,耸立成一个圣洁的图腾。
第四节 女娲石
又称卧云石、补天台、娲石。
当时的天一定出了大问题,不然不会洪水泛滥导致生灵近乎灭绝。很早以前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之说,这里的天、日与海都是一个象征,那就是人类无法抗拒又不得不与之作斗争的神秘的大自然。
天有病,人遭殃。女娲坐不住了,她要以自己的智慧来补天裂。
她采石、择石、炼石。她以自己的行动来与天作一次抗衡。
此时,她的丈夫伏羲也在观天察地,也许就是在帮妻子的忙。因为补天一事,是他们共同的事业。
现在,我所见到的女娲石上均有方圆石窝一组,它表示人们认识自然的天圆地方还是人类智慧的外圆内方?
这是一个巨大的谜。
第五节 驮山巨鳌
斩鳌足以立四极。
这是女娲当年的壮举。
当时的天地是混沌的,女娲要撑起这片天地,让身边的世界变得清明澄澈起来,于是她才有了那惊人的举动。
巨鳌溜了,洪水也退了,天地也分开了。一个全新的适宜人居的时代来临了。
巨鳌与人祖山联为了一体,只露出一个大大的脑袋。看上去就像整座山都压在它身上,其实更如同巨鳌主动背起了这座山。
鳌是有力量的。独占鳌头更是一种辉煌的胜利。
鳌也许知道,只有山才能撑起一片天。所以它才认真地背起了山。
鳌不朽。女娲更是聪慧,因为她让哪怕像鳌这样的畜生也知道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所在。
女娲和鳌都是完全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