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首届(2019年度)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推介内容优胜奖: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之“三晋珐琅精华展”
珐琅,是中国对外交流史诗中的华丽存在。它沿着丝绸之路走来,奠基于元代,繁荣于明清,在封建王朝被囿于皇宫内院,享受皇家的尊宠,民间难得一见。清末民国,皇室衰微,珐琅流落民间,命悬一线;近现代,由于国家的保护,有识之士的挽救以及匠人的坚守创新,使珐琅涅槃重生。一路走来,珐琅经历了由西方文化向中方文化的蜕变,经历了皇家的富贵以及大千世界的繁华,像一颗明珠,照亮了古今,其精湛的工艺、曲折的身世、多姿的倩影,吸引着一代代人去靠近……
珐琅器这种以金属为胎、用珐琅釉料制作而成的舶来品,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器型典雅雄浑、纹样繁富、色彩清丽庄重,给人以圆润坚实、细丽工整、繁花似锦的艺术感受。为了让更多人认识珐琅艺术,2019年5月18日至2019年12月31日,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今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举办了“三晋珐琅精华展——来自异域风情的魅力艺术”,从珐琅产生的背景、传播过程、制作工艺、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向观众诉说着珐琅器的前世今生。此次展览共展出了47件珐琅器,年代跨越清代和民国,工艺包含掐丝、锤胎、画珐琅等,类型从摆件到实用器,每件展品都匠心独运,中国匠人们用自己的精湛工艺和独妙的匠心把这种舶来品融进了大中华的文化体系。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故事线从“珐琅如何产生”到“如何传入中国”以及本土化过程中产生哪些工艺种类,再到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民生活的影响等。第一单元为“珐琅由来”,介绍了珐琅器名称、历史背景、制作历史;第二单元为“珐琅器”,介绍了珐琅器的器型以及工艺,第三单元为“珐琅与生活”,介绍了珐琅器的宫廷、民间及现代生活;第四单元为“珐琅影响”,介绍珐琅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对当今生活的影响。
整个展览,依托太原纯阳宫的古建筑优美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展厅环境设计简洁雅致、美观大气,整体艺术风格以蓝色为主,四个部分用不同素材区分,并以不同时期文物上的元素做点缀,每一单元都配备相应的图版说明,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让观众在参观游览、放松身心的同时,学习和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在展出过程中,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通过媒体、官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对该展览进行了报道,尤其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期间,各地代表团与火炬手的来访参观,极大地提升了展览知名度。同时,与“太原府城游”密切协作,重点对省外的游客进行宣传推广。
作为持续了几百年的宫廷艺术,珐琅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的代名词,作为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的是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情感,代表着中国工匠们的坚守、传承和创新,更象征着一项古老的工艺在现代所焕发出的鲜活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