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此生会与吉县人祖山结缘!
我的故里在乡宁,与吉县相邻,儿时即闻“人根之祖,出在吉州”,老人常指着北边的大山说那就是人祖山。然而却无缘涉足其境,当然更不知晓其妙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它,并立刻为其神奇、神秘、神圣的特质所吸引、所感染、所折服。
我曾经与吉县当地的领导、学者、好事者一起踏勘此山,领略它的美丽;亦曾遍访村夫野老,聆听它的故事;更潜心于典籍,钩沉剔误,撩开它的面纱!
两年时光,披星戴月,饮露餐风。我与我的团队用汗水和智慧终于开启了千年尘封,将人祖山的面容,逐步地呈现给世人:
人祖山是一座自然文化之山。它风光秀美,四季多变;异兽出没林莽,珍禽争鸣树巅;奇石共绝壁而生,绿水绕幽谷潺湲。每次走进山的怀抱,观美景,听松涛,闻花香,吸清气,都会意醉神迷。女娲石、伏羲岩、穿针梁、滚磨沟、育子崖、人头石……那一个个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观,就是人祖文化的活化石,就是一幅人祖创世的恢宏画卷。
人祖山是一座历史文化之山。每次站在人祖庙,环视 203平方公里的群峰林海,都会思接万年,穿越时空隧道,心悟女娲、伏羲们的风采,感受他们躲避洪水、始置婚姻、渔猎耕稼、测日观星的艰辛与创造,也寻觅到了中国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历法八卦文明,以及祭祀文明产生的源头。人祖山中的古人类遗迹,让神话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从此走下神坛,成为中华民族真实的始祖。
据说人祖山中大小庙宇神龛竟达 200 余座。人祖庙、玄天上帝庙、北斗七星庙、孔山寺、文公祠……这一切不仅彰显了人祖山昔日的繁华与昌盛,更意味着它文化底蕴的深沉与厚重。
人祖山是一座抗日文化之山。山中绿树丛林掩映下的阎锡山开辟的官道(公路)、晋军将士修建的碉堡、工事、交通壕,或历历在目,或依稀可辨,它们记录着八年抗战的艰难,一场战斗的惨烈。面对这些抗战遗物,人祖山阻击战的场面就会浮现在眼前:1938 年 3 月 18 日,5000 日军精锐正向人祖山进犯。孙福麟将军麾下的晋绥军战士,严阵以待,将与敌决一雌雄。虽然敌众我寡,但我正义之师英勇无畏,激战两昼夜,毙敌千余人。晋军战士,以 126 个鲜活的生命为代价赢得了守土卫国的胜利。人祖山满山遍野的红叶秋韵,使北京香山相形见绌。一位诗人写道:“残碉岿然立,隐约闻杀声。山下红湿树,壮士血染成”。这“万山红遍”的美景,莫非真的是晋军战士一腔热血的表征!时过境迁,晋军抗战的遗迹日渐其少;如人祖山这般规模与完整实属罕见。凭吊烈士碑,游览旧战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浩叹,会在心底油然而生。
人祖山,确是神奇之山、神秘之山、神圣之山,是值得吾辈倾情付出的华夏名山!
我本一介书生,不慕闻达富贵,但求淡泊平安,故曾执鞭教坛,育李培桃有年。因缘际会,弃教从商,幸赖苍天眷顾,一路顺风,小有收获,再无生计之虞。然而,养尊处优、锦衣玉食非我愿也;投身所钟爱的文化事业,却是昼夜以思、跃跃欲试之追求。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其意义非同一般。它是一项有可能填补历史空白、改写民族历史的伟大事业。因而“重光中华人祖文明第一山,构建全球华人祭祖朝圣地”便成了我心目中一个至高无上的宏伟目标,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梦想。举全力以躬行,始知实现这一梦想之难,远远超乎当初的想象!精疲力竭之时,亦曾迷惘困惑,亦曾遭受非议,但是正如俄国作家索尔仁尼琴所言:“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既然选择了荆棘之途,我只能披荆斩棘,奋力前行!我们相信,只要梦想的太阳永在,希望就不会落空!
2013·9·16
于人祖山开发指挥部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