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您好!欢迎来到亿点网 亿点网| 网站导航| 投稿入口| 客服中心
您的位置:亿点网 > 文化 > 一位媒体人牡丹国画缅怀湖北60分贝暖医江学庆

一位媒体人牡丹国画缅怀湖北60分贝暖医江学庆

发布时间:2020-03-04 21:44    来源:临汾城视    作者:冯辛义    浏览:
0

编者按:

用热血生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天使们是可敬的!

用国画牡丹祭奠抗疫捐躯的60分贝暖医江学庆的山西日报记者史莉是可敬的!

用文字讴歌赞扬白衣天使、媒体记者这些壮举的山区小学教师冯辛义是可敬的!

冯老师在来信中说:我熬了一个通宵,终于把稿件完成,江学庆医生是3月1日牺牲的,特别希望其家(亲)属第一时间看到文章,精神稍有慰藉。

其言之凿凿,其情之殷殷。

这不正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实写照吗?!

这不正是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吗?!

同仇敌忾,共同抗疫,一定能赢来那艳阳高照春暖花开!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山西日报记者史莉精心绘画制作的四幅国画《牡丹图》,和以往画作不同的是,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是专门为缅怀牺牲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江学庆医生而作。

江学庆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外科主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3月1日凌晨5时32分在武汉肺科医院牺牲。

史莉记者不仅多才多艺,还特别富有爱心,大爱无疆。

国家防疫抗疫以来,她经常牺牲假期休息时间,亲自绘画为前线的白衣天使加油鼓劲。

今天她又为在武汉抗疫一线牺牲的未曾相识、素未谋面的江学庆医生亲自绘画四幅国之牡丹缅怀这位白衣天使的英灵。

在她的感染下朋友圈的好友们纷纷点赞转发史莉记者的牡丹绘画作品及有关江学庆医生的事迹文章,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给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加油鼓劲。

像江学庆医生一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牺牲的白衣天使们让山河为之动容!国人为之悲泣!

向天下所有的白衣天使致敬!

我们的白衣英雄以血肉之躯,在前方与病毒搏斗,从死神手里抢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甚至一个个白衣精英为之付出宝贵的生命!

 向记者同胞学习。

 我们的记者能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关心我们的教育,更不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前线的白衣战士加油鼓劲!用国之牡丹告慰英灵!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希望英烈们的为国捐躯能换来国泰民安,富强昌盛。

 我们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国民,岂能无动于衷!我们也要竭尽全力为我们的国家做一点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拿起自己拙劣的笔,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为前线的白衣战士加油鼓劲!为早日战胜疫情尽一点绵薄之力!

 

60分贝暖医江学庆医生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去世,享年55岁。

江学庆同志1964年3月31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6年7月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从事外科专业30余年。在医院工作期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对患者耐心细致,尽职尽责,为医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学庆医生喜欢笑眯眯地与患者拉家常,讲病情总是轻声细语,音量不超过60分贝,他被“粉丝”们亲热地称作“60分贝暖医”。首个中国医师节,他荣获中国医师最高荣誉“中国医师奖”。

树高千丈,非一日之功。

以前甲状腺乳腺是普通外科下的一个亚专科。2005年到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时,他分别开展了肝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007年回国后觉得乳腺癌应是将来的一个方向,可以把在美国学习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这个专业领域中来。碰巧医院当年成立了甲乳外科他就正好开展了相关工作。

他给患者做体格检查时,必须有女医生或女护士陪同,诊疗过程要让病人觉得受尊重,觉得医生很专业。

行医须遵守医生职业礼仪。他经常提醒同事细节的观察与把握,对于医生判断疾病并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最终的效果才会更好,所以日常管理会从各个方面来强化医生的细节意识。

另一方面,重视细节是对患者的负责与尊重,这也是医生职业礼仪的一种体现。他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他求学时曾受过专门的医生职业礼仪训练,细致到什么时间该穿什么西服、怎样打领带、日常和工作中应有怎样的举止行为,这对他影响很大。

医生的职业礼仪涵义非常广泛,对于患者而言最直接的就是言行是否得体。言,是指对待病人要和颜悦色,要耐心耐烦,在言语上呵护患者心灵;行,是指医生的行为,比如日常门诊、查房时接人待物的方式。作为科室主任,他平时特别注意在一举一动上给医生做出表率,比如平日查房时他一定站得笔直,坐门诊也尽量不弯腰驼背,要给患者一个健康向上的积极印象。

行医须遵守医生职业礼仪,这对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够让患者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更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也更容易接受医生的诊疗建议、配合医生的治疗行为,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只有医患互信,袪除疾病的共同目标才更容易达到,医患双方的关系才能够更加和谐。

他的患者说:“见到江医生,即使再重的病,也好了一半。”

江主任总是跟同事们强调,对患者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抱着‘服务’的态度;不仅要治病,还要进行全程管理,参与到患者的精神和生活中去。”

江学庆医生,一路走好!

祈祷所有医护战士平安凯旋。

结交史莉

史莉是一名山西日报的记者,我认识她是源于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

2012年的春天,山西日报记者史莉被报社派往吉县人祖山采访。人祖山旅游开发公司派我家老郭开车去临汾高铁站接史莉记者,我周末正好要回吉县上班,就搭顺风车与史莉同行,很投缘,一路聊得很开心。

当年正值吉县教科局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她深深被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所吸引。在去人祖山的途中,就先采访了我。又不辞辛劳、趁热打铁利用休息时间采访了东关小学。连夜加班在山西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东关小学独创前置性学习提纲》的专题报道,为我省的教改工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之后,《四环节教学模式》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

同年六月,教科局选派我们几个代表去太原参加全省课程改革培训,并委托我们邀请省教育学会会长张崇善及其团队,莅临吉县指导课改工作,并且我们的两位老师分别面对省课改专家、教科局领导及全县教师代表做了一节课改示范课,受到了张崇善会长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我县的课改工作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坚定了信心。

史莉记者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同时为我县课改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史莉记者多才多艺,能写会画,每次在朋友圈分享的绘画作品,朋友们都纷纷点赞,作品栩栩如生,我更是爱不释手,到目前为止,已收藏了她几十幅佳作。


       作者简介:冯辛义,吉县东关小学副校长、山西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