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家大院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深厚艺术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在山西省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财主:田喜财主(渠源潮)、旺财主(渠源浈)、金财主(渠源淦)。渠源潮(嫡孙渠晋山字仁甫)的住宅位于祁县城内东大街33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长裕川是渠家最大的茶庄,初名长顺川,开办于清乾嘉时期,距今已 200余年。位于祁县城内段家巷14号(现祁县人大、政协等机关大院)。初很狭小简陋,从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十几年,才陆续修成规模。长裕川开始以经营茶叶为主,后也贩盐(由海州运到湖南、湖北),运销夏布。它的总号设在祁县,分号前后达十余处。抗战开始后,长裕川在日占区的分号相继撤销,逐由成都分号代理总号辖抗战区的分号,祁县总号成为日军驻地。解放后,渠仁甫捐出了祁县的房产(包括他的书舍和竞新学校的财产)。渠仁甫(1880-1963)被选为省政协委员、人民代表,是位爱国兴学的三晋名人。
利用这一建筑奇葩开辟的晋商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展示晋商文化的博物馆。通过7大 系列、25个展室,揭示了晋商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奥秘,展示了晋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晋商那种逐利四海,抢占市场的豪迈气概;开疆拓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穷则思变,放眼世界的远见卓识;忠于社稷,顾全大局的爱国情怀;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有胆有识,敏锐应变的经营策略;选贤荐能,知人善任的人本思想;劳资并存,以股分红的分配原则;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商业竞争;酌赢济虚,抽疲转快的资本运营;人身顶股,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两权分离,灵活机动的激励机制;创立票号,推进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两头在外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等,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研究晋商精神更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