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康杰(1890—1939)又名寄尘,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河东特委组织部长、河东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晋豫特委、中条地委委员、军事部长,晋豫边区八路军抗日游击支队后勤供给部部长兼第六大队政治部主任、第七大队大队长等职,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嘉康杰无论走到哪里,都很注重老百姓文化学习,他办了几处学校,并亲自任教。1933年秋后,他在韩家岭办起了一所平民小学,不限年龄,不分男女,谁到录谁。他写就一手好看的隶字,给同学们亲手写“仿影”,叫大家学着描字。至今留在学生中印象最深的一份“仿影”是:
改造社会,人民革命,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抛斗折衡,二民不争。
这32个字,深深体现了他的革命思想。
1939年11月18日,嘉康杰动身去延安。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到处都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探。有人主张护送他,嘉康杰执意不肯。他说人越多目标越大,就这样他只带了一名警卫员出发了。为了避开反动特务,他决定翻过山到平陆,再沿黄河西上。刚出韩家岭20多公里,在一块岩石的拐弯处,突然背后枪响,警卫员被打死了,接着又是一枪,将嘉康杰打晕过去。当人们知道后前去抢救,他已经不省人事,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
1945年4月,太岳行政干校第五分校创建,之后改为太岳第五中学、太岳公立晋南中学,1947年学校迁到闻喜县陈家庄、姚村;运城解放后,学校迁到运城东街。之后又迁到明日中学校旧址河东校区,改名为运城中学校。1952年5月1日,省政府为了纪念嘉康杰烈士,将学校改名为康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