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如一滴墨,悄无声息地氤氲在时光的角落,晕染出似有似无的缕缕秋意。秋风渐起时读老树的漫画,别有一番滋味。
与老树的漫画相识,算得上是一个偶然。年初,订阅了几本杂志,其中一本杂志的封面图,是一个戴着草帽、身着长衫的人,他正坐于桌前,手边是摊开的书页,窗外紫色的一树繁花开得正喧嚷热烈。这一份扑面而来的清新自然与宁静愉悦,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不觉欢喜几分。画上,还配了一首小诗,诗曰:“手边一册闲书,眼前一杯清茶。心中一份惦念,窗外一树春花。”寥寥几句,朗朗上口,慢慢品咂,竟口齿生香,灵魂也温暖起来。苏东坡曾评价诗人王维的作品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千年之后,眼前的这一封面图,同样有诗有画,诗歌与画面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就这样,留意到了一个署名“老树”的人,留意他的画。后来,关注了老树的公众号,每日或晨起之时或夜眠之前,都要点开来看一看,读一读,笑一笑,想一想,心里便安稳了,舒适了,明了了,满足了。
老树漫画上的主角,多是一个人,戴草帽、着长衫,也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那样,这个人物没有清晰的五官,只有“白脸”一张。这颇耐人寻味的留白,有种值得反复揣摩的禅意。这个人,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每一个行走在万丈红尘里的生命。当我们劳累了、疲倦了、困乏了、无所适从了的时候,不妨坐下来,学着画中人的生活方式,或者到水边静坐,或者到花下小憩,或者喝一杯清茶,或者酌几盏小酒,更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仰头看看天,看看天上闲闲的几朵云,心情,也会瞬间明亮起来。
画上也有以一只猫先生做主角的时候,这位猫先生两颊丰腴,双目炯炯,体型矫健,乍看,给人一种孔武有力虎虎生威的感觉。猫先生说:“终于熬到周末,先睡一个懒觉。什么这事那事,统统不再重要。”是的,在周末,还有什么比睡个懒觉更惬意呢?睡一个懒觉,意味着不必黎明即起,不必囫囵吞枣地吃早餐,不必心急火燎地催孩子,不必脚步沉重地上班去,因为,有的是时间!猫先生还说:“江湖越来越乱,心中十分厌倦。只能做好自己,其他真不好办。”面对现实的种种凌乱不堪,甚至是污浊肮脏,人能做的,首先是做好自己。这既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种高洁,也是从我做起的一种小小的坚守。不能改变环境,就勇敢地去改变自己。做好自己,把自己一点一点擦拭得不再蒙尘,周遭的黑暗,也就不再那么深,那么沉,那么重。
爱老树的画,倒不如说更偏爱画上题写的小诗。最喜欢的,还是这句话:“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这份淡而有味的深情,这份信手拈来的洒脱,不仅让春天更光彩照人,更叫每一个有幸读到此诗的人了然顿悟,又泪眼婆娑。春天,是一个深情且浪漫的季节,寄一缕春风,风会消散。寄一场春雨,雨会蒸腾。寄几根春草,草会枯萎。不如,在春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的美好时刻,扛一树繁花去看你。花在春光里摇曳生姿,顾盼生辉,一如两个惺惺相惜的人,铺毡对坐,哪怕不说话,也是极好的。
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就是这样性情的一个人,将日常生活里的平凡琐事,一笔一画勾勒出来。老树说:我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喜欢才画的。周一上班,谁不烦啊?但我不会考虑别人上班烦,我就是画我自己,因为我烦。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画我思,这是雪夜访戴式的率性,是与湖心亭看雪如出一辙的一派天真。生活的面孔并不永远含情脉脉,那隐藏其间的冷酷、犀利、无情、尖酸、刻薄,也时不时会探出头来兴风作浪。这个时候,在坦然面对的同时别忘了再幽默一点,再搞笑一点,再风趣一点,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画这画的人,心在天上游荡呢!”网友这样说。身无挂碍,方能“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老树的漫画里,有道家的逍遥自在,有佛家的悲悯情怀。这一幅幅画,连同这一首首诗,是一卷充满禅意的读本,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才能读出一二滋味。老树的漫画,也是一幅永远不老的《清明上河图》,角角落落,都散发着人间的烟火味道。慢下来,读一读,你会觉得,哦,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轻盈且美好。
又是秋天,觅得三分闲情,翻开老树的漫画,把自己和画中的人等量置换,拥握一缕闲情雅致,慢品人生的深长滋味,真乃快哉。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