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李夜冰官方网站!
4243总访问人数
位置:首页 > 评论 > 兼收并蓄与个性面貌

兼收并蓄与个性面貌

发布时间:2019-08-28 17:38:39编辑:邵大箴来源:亿点网

——李夜冰的中国画创作


        欣赏李夜冰先生一幅幅生气勃勃的画作,回顾他几十年来的艺术经历,使我们再一次确信:一个艺术家要取得成功,少不了要勤奋,要有生活经验,要善于领会艺术创作原理。这些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很难。李夜冰先生从艺60余年,一直在艰苦地学习和探索,他把自己的艺术与时代的变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从现实生活中大口地吸吮新鲜空气,从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李夜冰自幼爱好绘事,11岁时因有绘画特长考取晋冀鲁豫边区平东抗日高等学校,受美术老师李秀明指导学习绘画技巧,受到较为严格的造型训练,奠定了他的绘画基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李夜冰活跃于硝烟弥漫的战斗前线,用自己书写的标语和宣传画,鼓舞士气。李夜冰认为这是他“一生美术生涯中不可忘记的一段经历”,给了他“美术创作的锻炼机会”,孕育了他“对美术事业奋斗、克服困难的坚强精神。”上个世纪40年代,李夜冰从事的基层美术工作,练就了普及美术的各种技能。解放之后,他在文化系统和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工作逾四十年,曾任太原市装潢设计公司总体设计师、太原市工艺美术公司副总工艺师、太原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太原市工艺美术硏究所所长。由于工作需要,李夜冰涉猎油画、版画、年画、工艺美术、舞台美术,参加各种展览,与美术界名家交流,获得宝贵的创作经验,艺术视野大为开阔。因工作之便,他有机会接触全国各地风俗人情和文化艺术遗产,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少数民族居住的高山峻岭和边陲地区。离休之后十多年来,他周游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八十多座城市,细心体验那里的社会习俗和自然景观,参观文化古迹和艺术博物馆,比较中西艺术同与异,探讨文化传统与现代形态的相互关系,思考和探索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吸收外国现代艺术观念与技巧。他的绘画创作之所以不断有所开拓和创新,正是基于这些丰富的生活、艺术经历和得益于他广博的修养。
        李夜冰的艺术创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40年代到70年代是奠定全面基础的阶段,成果反映在普及艺术领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到90年代中期,他的中国画创作大放异彩,风格以抒情的写实风格见长;最近十多年的创作观念更为开放,在抒情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加强语言的表现性,不少作品含有抽象意味。
        李夜冰的中国画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彩墨画创作上。所谓彩墨,是指在水墨基础上较多地运用色彩和关注造型的中国画。李夜冰选择彩墨手段来发挥自己才能的原因,除了是由于他原来接受的是中西融合型的艺术教育和他早期的创作经验外,他对中国画传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这个传统是博大精深并有广大的包容性,既包括元明清以来的水墨文人画,也包括之前重彩的庙堂、墓室壁画以及民间绘画,而不应视文人画为唯一正统而排斥其他。水墨画发展到今天,面貌更为丰富多彩,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与此同时,他尊重西方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各有特色的创造,并认为它们对当今中国艺术的革新均有借鉴价值。正由于他能全方位地、综合地吸收古今中外艺术营养,他在彩墨画领域才经营出具有兼收并蓄特色的个性面貌。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李夜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描写少数民族风情(如“傣族风情系列”)、山水(如“太行系列”)和花鸟(如“荷花系列”)、民居(如“晋中民居系列”)等几个类型。这些作品都是他亲临其境体验生活、积累了大量写生素材之后创作的,都是有感而发,且有明确的探索目的。他忠实于客观对象,但善于选择描写角度和刻画重点,善于大胆取舍和剪裁以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他的画不哗众取宠,在质朴、平实和内在力的表现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语言处理上,他掌握了全面的艺术技能,根据描写对象的特质和自己的不同感受,运用不同的技巧加以表现。有的写实工整,有的工写结合,有的重写意,有的运用泼墨泼彩手段,有的富于装饰效果……总之,他在绘画语言的繁简虚实中求整体,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平中求奇。他重视点擦皴染的笔墨技巧,也关注形的塑造,力图将两者融为一体。而在墨与色的结合上,他更用心探索,在发挥墨的浓淡虛实的魅力的同时,大胆运用色彩来活跃画面。他努力融传统中国画色彩、西画色彩和装饰画色彩于一炉,合程式与新法于一体,遵循“色不压墨”和“色墨混用求其韵”的原理,使墨与色和谐衬映,增添画面丰富的色彩感和韵律感。
        有人说过,只有深谙民族传统艺术精神的人,对待他民族艺术的态度才不会保守,我们在李夜冰身上验证了这一说法。几十年孜孜不倦地钻研民族民间艺术的他,面对光怪陆离的西方世界及其艺术,能从容、自信地从中吸收养料来滋润自己的创作。他在考察世界各国艺术过程中创作的许多作品,已经不满足于风土人情的描写,而更注意通过写自己的感觉和印象,探索新的表现手段。他从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中适当吸收其强调点线面表现力和寓意、象征、抽象手法,并且将这些手法与中国泼墨、泼彩法结合起来运用,发挥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和潜意识因素,创造更为新鲜生动的绘画效果;他还大胆地尝试描写城市夜景,描写灯光,色彩也更强调对比,赋予画面以现代的节奏。他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西方前卫艺术的种种荒诞表现,认为“就是在垃圾堆里有时也会发现金子”,从中悟到当今艺术多元格局和艺术创作的必然趋势,也更坚定了自己所选择的艺术方向。
        回顾李夜冰几十年的艺术道路,我们不能不为他勤劳奋斗、永不自我满足的精神而感佩,虽然他年已古稀,但仍然朝气蓬勃地在从事艺术创作,而且探索精神丝毫不减。中国画在某种程度上是老年艺术,相信有丰富生活阅历和艺术经验的他,还会给人们奉献更出色的创造成果。
                                                                              (本文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