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您好!欢迎来到亿点网 亿点网| 网站导航| 投稿入口| 客服中心
您的位置:亿点网 > 新闻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晋剧表演人才培养》结业典礼暨研讨会举办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晋剧表演人才培养》结业典礼暨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9-10-28 16:27    来源:亿点网    作者:史莉 陈世清    浏览:
0

​10月25、26日晚,山西省晋剧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晋剧表演人才培养》,在梅兰芳剧院举办了两场结业汇报演出,来自北京、内蒙古、山西及各地市的晋剧青年演员上演了四部经典折子戏《金水桥》《喜荣归》《芦花》《杀宫》。10月27日上午,《晋剧表演人才培养》结业典礼暨研讨会在梅兰芳剧院召开。
 


 

山西省晋剧院作为最大的晋剧院团,在搞好本剧院剧目生产与艺术建设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晋剧艺术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晋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是山西省晋剧院继2017年成功举办《“丁、牛、郭、冀”晋剧流派人才培养》项目之后,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下开办的又一个人才培训班。本次培训自8月9日开班,到结业汇报演出结束,共历时80天,培养学员36名。通过晋剧流派技艺和流派经典剧目的传承,以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田桂兰、马玉楼、冀萍四位老艺术家授课传艺为主要内容,同时开设党课,对当前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又聘请了10余名全国知名戏曲理论专家讲授戏曲理论课程,提高学员的戏曲理论修养。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晋剧青年表演人才,促进了晋剧流派人才专业技能和艺术素质的提升,推动了晋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王爱爱、田桂兰、马玉楼、冀萍是新中国培养造就的一代晋剧名家,如今她们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和培养后继人才的工作当中,是山西晋剧的品牌和标志。王爱爱创造的“爱爱腔”是晋剧青衣无不深钻细研模仿学习的典范;田桂兰是晋剧首位“梅花奖”得主,唱、念、做、打并重,尤其是她那细腻的表演为晋剧小旦行当开辟了新的境界;马玉楼作为丁果仙的嫡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丁派”艺术;冀萍在戏曲电影《打金枝》中塑造的升平公主形象,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从某种意义上讲,“王、田、马、冀”四位晋剧名家是继“丁、牛、郭、冀”之后晋剧艺术的又一个高峰,为晋剧的传承发展留下了异常丰厚的宝贵财富。她们的代表剧目、经典唱段、声腔艺术、表演风格早已成为晋剧教学的模本、学习的典范,对于青年晋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西省晋剧院院长白雁鹏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项目,此次《晋剧表演人才培养》规模大、周期长,教学内容有广度、有深度。邀请晋剧表演老艺术家和戏曲研究名家讲授表演实践技能、戏曲专业理论,组织学员进行剧目观摩,举办汇报演出,给参加培训的每位学员提供展示平台,全面系统地培养晋剧新秀。”白雁鹏表示,此次培训不仅在行业纵向上为戏曲培养优秀人才,更在横向上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优秀人才力量。对晋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省内外院团发现和选拔人才也是难得的机遇。本次培训活动结束后,省晋剧院将对本批学员进行持续关注,为其艺术成长提供帮助,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晋剧艺术传承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摄影:陈世清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