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10月7日,孝义中学、孝义碗碗腔剧团联合开展《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孝义碗碗腔走进孝义中学暨传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学校800余名师生和市碗碗腔剧团5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授牌仪式由孝义中学副校长秦林山主持,副校长温显东代表学校介绍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相关情况。碗碗腔剧团团长郭纹铭做了《孝义戏曲进校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的主题讲解。双方就戏曲进校园达成共识,孝义中学成为孝义碗碗腔剧团首个校园传习实践基地。
孝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孕育了多项独特的稀有剧种,孝义的戏曲文化是孝义市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有孝义皮影戏、孝义木偶戏、孝义碗碗腔、孝义皮腔、孝汾秧歌等等,其中皮影、木偶、碗碗腔都是首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孝义文化三绝,是孝义响亮的文化名片。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孝义中学和市碗碗腔剧团的牵手合作,将搭建起一座校企合作的桥梁。将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经典,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以孝义碗碗腔为代表的戏曲艺术的传播推广,形成戏曲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淑芳老师为代表的演出团队为师生们带来了孝义碗碗腔《情系山里娃》、晋剧《小宴》两出精彩的折子戏,整个演出过程异彩纷呈,学校师生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孝义碗碗腔剧团团长郭纹铭在接受采访时说: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就是要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营造师生广泛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的浓厚氛围。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忘民族之根,激发爱国之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来,更好地发扬光大。
学生们表示,他们将义不容辞的肩负起传承、保护、发展孝义戏曲艺术的历史责任。
郭团长坚信,传统的戏曲一定会在校园里产生效应、产生魅力,青少年当中会产生更多的戏迷、更多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