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山西省歌舞剧院举办新闻发布会,由著名导演张继钢创排的舞蹈史诗《黄河》14日在山西大剧院首演。
舞蹈史诗《黄河》新闻发布会现场
黄河,浩荡万里,气势磅礴。山西省歌舞剧院是黄河歌舞艺术的摇篮,是“黄河三部曲”的诞生地。始建于1954年,是集歌剧、舞剧、民族管弦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团体,2011年转企改制,成立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建院65年来,从这里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的杰出艺术家,先后创作演出了山西民歌舞蹈《黄河儿女情》、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一方土》、舞蹈诗剧《黄河水长流》,大型歌舞《黄河情韵》《九曲黄河》、舞剧《傲雪花红》《西厢记》、吹打乐《金石之声》,音乐剧《火花》、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等上千部优秀作品,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奖项。尤其是当年只有29岁的张继钢导演担任主创之一的《黄河儿女情》,演出盛况空前,开创了“黄河歌舞艺术流派”。与随后的《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形成“黄河三部曲”,让全国艺术界为之震撼,筑就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
“黄河”精神绵延不绝、薪火相传。在“黄河三部曲”之后,山西省歌舞剧院几代艺术家不断接力,情系黄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学品格,为“黄河歌舞”的传承发展不断探索、坚定前行。继续创作了众多与“黄河”相关的艺术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个性特质,被誉为“黄河派歌舞艺术”的典范,其艺术影响力久盛不衰,享誉海内外。
今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演艺集团的精心指导下,山西省歌舞剧院深入挖掘黄河精神内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创排了舞蹈史诗《黄河》。
《黄河》是从山西省歌舞剧院走出去的著名艺术家张继钢导演阔别家乡32年之后,回到母团带领全体演员经过艰苦卓绝、精雕细琢并回归艺术精神创作排练的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舞蹈史诗,是张继钢导演对舞蹈和黄河近30年深入思考、酝酿和积淀的结晶。张继钢导演于2018年5月在晋中大剧院郑重宣布要为母团山西省歌舞剧院创排舞蹈史诗《黄河》。该剧目于2018年11月正式启动创作,2019年2月14日在山西省歌舞剧院排练室正式开始排练,从启动策划至今历时10个月,凝聚了主创人员和全体演职人员的辛勤、心血和智慧。
这部新创作的舞蹈作品,是“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传承,更是是以国际化的眼光,整体地关照黄河历史,站在广阔的历史时空和人类长河,在黄河文化的波澜壮阔沧桑巨变中,体现出文化的力量、生命的状态和社会的变革。对中国民族艺术的大胆创新和全新解读,客观地表现黄河文明。
《黄河》剧照
张继钢导演带领整个团队穿越时光,努力寻找“黄河”的“源”和“魂”,用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突破以往黄河歌舞的抒情叙事特点,颠覆了所有的艺术想象,超出了“观赏”的范畴,以交响式舞蹈语言、全方位、立体化、多维空间的视觉冲击,以总览历史、历述社会、深入人心的史诗品格,以虚实鲜活、跌宕起伏、时光流淌、意象万千的精神气质,以前所未有的音乐表达和舞台呈现,以恢弘壮丽、惊艳绰约的世界语言,展现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真正回归了舞蹈本体,给观众带来血脉贲张的、气势恢宏的“沉浸式”的情感体验。
《黄河》以“生命之河,英雄之河,精神之河”立意,以宏大的视野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充分反映黄河儿女迎接大自然挑战的生命意识、誓死抵御外侵的民族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往直前的创新追求,以全方位的创新,让舞蹈展现极致之美,将中华民族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整部作品在编排方面有三个特点。第一,简化情节,强化情感,饱含山西人民信义坚韧的品格和创新图强的风骨;第二,淡化地域,强化国际,超越了民间风情,抽象人物命运,以生命意象典型表达人类生命的延续不息;第三,弱化具象,强化象征,最后努力形成——观念的黄河、音乐的黄河、美术的黄河、舞蹈的黄河、舞台的黄河。在结构方面分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入海流》三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侧重,整场演出在100分钟左右。
《黄河》剧照
在音乐方面全部使用交响乐和钢琴协奏曲,在舞蹈编排方面以血肉之情为寄托,以黄河气魄为载体,意象化地再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讴歌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突出山西精神,彰显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用创新的艺术光芒照亮壮丽宏伟的新时代,是山西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磅艺术精品。
《黄河》将于9月14日、15日、16日在山西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首演之后,9月20日、21日以晋中大剧院演出为首站,启动全国巡演,让山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了解今天的“黄河”以及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
(责任编辑:亿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