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9时,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学院音乐厅举行了“山西鼓乐人才培养”培训项目的开班仪式,该项目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举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中夏、巡视员李荣钢、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专业委员会会长李真贵、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谢玉辉、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单红龙、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吴雪陶、艺术处处长李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创作室副主任安兰等领导、专家以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来自广州、深圳、台湾、北京、沈阳等省市共计50名学员出席了开班仪式。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单红龙主持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辞。仪式上,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创作室副主任安兰首先就国家艺术基金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解读,肯定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在艺术教育与创作方面的突出成绩,强调了鼓乐艺术的重要地位。之后,李真贵教授代表中国民族打击乐委员会和授课专家学者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也对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对山西鼓乐艺术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最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中夏做重要讲话,强调了山西鼓乐艺术的重要地位,并在肯定此次培训的同时对学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郑中夏副厅长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中国民族打击乐作为民族音乐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山西,鼓乐艺术是我国文化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种音乐现象。1980年,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乐器---土鼓和鼍鼓,是我国最早的打击乐器。山西的鼓乐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绛州鼓乐、威风锣鼓、太原锣鼓、云胜大鼓、斤秤锣鼓等也共同构成了品种多样的锣鼓乐种。但是山西鼓乐艺术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举办此次培训项目对山西鼓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办方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高职类艺术院校,学院成功打造的两部舞剧《一把酸枣》和《粉墨春秋》多次获奖并巡演,深受国内外赞誉。多年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以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在山西鼓乐艺术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组织师生采风,撰写研究论文,出版研究专著,编写教材,建立鼓乐工作室,成立了打击乐团,同绛州鼓乐团合作举办订单鼓乐班,以鼓乐为素材创作鼓乐作品,获得了多项省及国家级奖项。2005年获得由原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乐队组合优秀演奏奖,2012年获山西省艺术院校第八届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2017年应邀参加PAS(中国)第一届国际打击乐艺术节,2017年参加首届山西高校新春音乐会,2018年6月举办《鼓·语》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山西鼓乐人才培养”项目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要求,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组建了专业化艺术团队对该项目进行整体的设计和实施,聘请了王以东、李真贵、王建华、王满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培训时间为2019年7月12日至8月17日,共计37天,培训内容包括集中授课、采风调研、自主研修、舞台汇报四大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繁荣山西鼓乐艺术的表演和创作,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学员们纷纷表示会好好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努力将山西鼓乐艺术发扬光大,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亿点网)